首页

呆呆女神搓吐奶

时间:2025-05-25 00:36:57 作者:德国汉堡火车站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多人受重伤 浏览量:61223

 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(陈建新)台湾京剧名家、梅派弟子魏海敏27日在北京表示,戏曲是中华文化载体之一,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戏曲行业,共同传承梅派艺术。

  “梅韵流芳”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、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日前启动。27日晚,系列活动之“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,魏海敏参与演出。

3月27日晚,“梅派经典折子戏专场”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。图为演出结束后,演员们谢幕。陈建新 摄

  专场演出集中展示五部经典古装戏及梅兰芳创排的最后一部戏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精彩片段。魏海敏说,纵观梅兰芳大师一生所创作的女性角色,其形象之多元,表演之细腻、传神,可以说把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于女性美的描述,从文字、绘画、传说中搬上舞台,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美人形象。

  魏海敏表示,专场活动主题为“梅兰芳启示录”。当我们重温大师的艺术之路,缅怀的不仅是艺术成就,更是他一生对于京剧艺术的执着、追求、热情和奉献,这是艺术家的责任,也是梅兰芳大师给我们的启示。

  不同于以往,在当晚的演出中,魏海敏加入了朗读者角色。作为活动策划人,魏海敏向记者介绍,京剧的唱念做打非常迷人,但如果只有技艺表演,不能完整展现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。因而,此次演出结合了朗诵的方式,讲述大师的创作理念、创作过程,让观众能够更贴近戏曲,感受其深厚内涵。

  魏海敏说,京剧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必须把其中核心精神提炼出来。在她看来,戏曲充满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意义、对于天地之间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。戏曲也包含了诸多道理、为人处事的方式等。看戏能够引起共鸣、净化心灵。

  多年往返于两岸,魏海敏还观察到,如今看戏的很多观众是年轻朋友,且年轻人对于戏曲的了解,并不比年长的戏迷少。也因如此,她认为从业者对于戏曲一定要有热情,更要了解角色、演好角色。“我觉得这个时代,观众一定要受到感动,才会进到剧场,才会继续支持你。”

  谈及戏曲的传承与创新,长年学习老戏,同时也在创作新戏的魏海敏表示,身为一个传统艺术表演工作者,绝对不可以只做一件事情,不能只是(专注)传统或只是(专注)创新,必须要有好的传承,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,如此才能相辅相成推动戏曲和时代同步向前。“未来,我很盼望能够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行列,使戏曲能有更新的发展。”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尺素金声|“中国绿色产品出口损害他国经济”?纯属无稽之谈!

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汪锐表示,作为对台交流工作的靓丽名片,妈祖文化园近年来在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,今后也将继续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,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探索创新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,让两岸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越走越近、越走越亲。

“奥运热”带动消费市场升温

“我们从广大群众最迫切需求、最关注问题出发,不断推进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法工作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,努力推动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。”张建明介绍。

第一观察·现场|全国两会后,中国元首外交再启新程

香港赛马会内地事务部主管 陈岳鹏: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京剧在国家的重要节日和庆典当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演出,跟社会各界来共同庆祝国家在过去75年中伟大的成就,也通过丰富的剧目,还有精彩的演出来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和祝福。

就台湾问题,中方向两国发出警告

2月23日晚,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举行“十二生肖”花灯闹元宵活动,花灯表演队伍舞动着各类生肖造型的卡通花灯,在古村中巡游祈福,喜迎元宵佳节。

两岸学子分享心得: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

近日,应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民事部门邀请,由中国第22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开办的汉语培训班,在黎巴嫩南部库雷拉中学正式开课。此次汉语班主要包含基础汉语口语、汉字书写、了解中国文化等内容。开班仪式上,维和官兵还为学生赠送中文教材及学习用品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